三星村杨和平回乡创业梦
信息发布者:艺术科技农业 2017-09-19 13:27:42 转载
人才工作创业者杨和平:载着梦想扬帆远航
藏王寨脚下,有一片连绵起伏的丘陵。这里山环水绕,四季温和,生态纯美。然而,随着打工潮的来临,它却渐渐被人们遗忘了。这块土地,就是新春乡。
坚定信念 回乡发展
生长于这片土地的杨和平,曾经也像许多人一样,背负行囊,独自远离家乡在外打拼。随着年龄的增长,杨和平对家乡的思念与日俱增,心中不时涌起回乡创业的念头。
然而,下定决心谈何容易?外出多年,对农事已经生疏,回乡后,究竟能干什么?家人对回乡又持什么态度?如果放弃多年在外打拼的成果,回乡后创业失败怎么办?
一个偶然的机会,杨和平得知市人社局将举办“春雨工程”第六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杨和平向市人社局提出了培训申请。市人社局不仅批准了他的申请,还把他列入外出考察的名单。
就这样,杨和平怀着忐忑的心情踏上了前往上海展望学院学习的路程。课堂上,专家、教授和老师们绘声绘色的演讲,让杨和平心潮澎湃。学习回来后,市人社局又组织大家到都江堰、崇州、彭州等地考察。“外面发展得那么好,为什么新春不行?我就不能呢?” 杨和平在心里问自己。就这样,他坚定了回乡创业的信念。
与人合作 共同创业
回乡后,一开始,杨和平什么也没做,只是四处考察土地情况。考察中,杨和平遇到新春乡的曹正斌,交流之下彼此发现:两人都有发展家庭农场的想法。就这样,一拍即合的两人合资在新春乡三星村流转了土地300余亩,当年种植竹柳150亩、优质核桃150亩,并在树行间种南瓜100多亩,流转稻田70多亩。
杨和平与曹正斌流转的土地,主要采用托管和半托管的方式进行。托管的农户和杨和平的农场签定了土地流转合同,将土地委托给农场全权管理,按亩定期收取流转费。半托管则是农户把土地让农场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防统治,统一销售等。
一开始,季节没赶上,只种植了一季南瓜、冬瓜,效益不太理想。杨和平与曹正斌请教专家,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没有实施科学种田。但当地百姓头脑中根本没有科学种植的概念。这并没有难倒杨和平,他请市上农业专家给农场半托管土地的农户免费办了一次培训班,解放了大家的思想,提高了大家科学种田的积极性。
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杨和平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的办法,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同时,使用机械耕种,减少劳动力。统防统治病虫害,降低种植成本。他还将工业化生产的理念和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运用到农业生产当中,通过使用新技术,降低人力成本等措施,实现了农业节本,提质增效。
春去冬来,杨和平与曹正斌的农场效果显现了出来:稻田里禾苗清幽,塘堰里水清鱼肥。秋收时,杨和平种植的密本南瓜每亩达到了百吨以上,采用生物农药种植的优质稻竟可与泰国长粒香米妣美。消费者纷纷前来选购他们的优质稻米。
扶助乡民 展望未来
虽然自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杨和平并没有忘记家乡人。秋收过后,杨和平与曹正斌看到许多农户家里,都是清一色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粮食的收割、晾晒、运输成了难题。为了帮助乡亲,他们建起了惠民粮仓,解决了农户的粮食临时储保问题。农场还与农户签订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议。协议约定:农场以保底价格收购农户的粮食,将来出售时价格若高于保底收购价,农场和农户按2:8的比例分享高出部分的收益。反之,若低于此价,他们将按7:3的比例分担差价亏损,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户的利益。
如今,杨和平已向政府申请,建设万只跑山鸡养殖基地和一座万吨烘干塔、一座千吨果疏保鲜气调库。发展规划既宏伟又可行。为了保证生产质量、提高防伪能力,杨和平对农场生产的产品全部标注了二维码,建立“互联网+农业”平台,把自己生产的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
点赞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